南京六合第一名山灵岩山,竟然是雨花石的产地
离南京江北新区六合城东南约五公里处,有一座名叫“灵岩山”的小山,山不高,海拔高度仅为170余米。但它在历史上却被誉为六合第一名山,而且山上原本出产号称“中华一绝”的雨花石。只是现在去灵岩山,只见半山腰的“灵岩寺”,不见的是“雨花石”。六合,位于南京的长江以北,它是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,六合出产雨花石,著名的民歌《茉莉花》,也是诞生于六合。六合原先是县级建制,后又改成“六合区”,如今,六合已作为南京江北新区的一部分了。所以六合名山灵岩山,确切地说,已经成为江北新区的名山了。
在江浙地区,被称作“灵岩山”的有三处,它们分别为苏州灵岩山,就是全国四大赏枫基地之一;浙江象山县灵岩山,非常有原生态的地方。而唯独六合的灵岩山,以雨花石和灵岩寺出名。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玛瑙石,主产地是六合和临近的仪征地区,而灵岩山的雨花石,据说很有灵气。
从前的灵岩山间,有一条玛瑙沟,沟里随山水冲刷出来的雨花石十分名贵。后来,人们在这里开矿采集雨花石,因为灵岩山的山体,便是由雨花砾石层组成。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时,灵岩山上还有采砂矿场,周边的孩童也常常会去矿场捡雨花石,一小包雨花石可以卖个十多块钱。只是后来灵岩山封山育林了,就再也没有了矿场。
现在人们去灵岩山风景区,还要经过一条名叫“玛瑙沟路”,也时常见到游客会顺着山路找雨花石,只是能捡到的少之甚少。倒是灵岩山半山腰上的灵岩寺,香火依旧,周边会有很多人来寺庙逛一下。因为整个灵岩山基本被林场和茶场包围起来了,就连原先山中著名的景点偃月崖、仙人洞、鹿跑泉、白龙池等,如果没有当地人做导游,外来的人基本找不到它们。
灵岩寺,是灵岩山上标志性的建筑,它建在山腰上,所以外人也称它为“半山寺”。灵岩禅寺,可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寺庙。它始建于唐朝的咸通年间,至今已有1200多岁了,只是现今人们游灵岩山所见到的禅寺,是在2008年在原址新建出来的。原先的禅寺,在当年日军占领南京时,被日军焚烧掉了。
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戴叔伦,曾经写过一首《宿灵岩寺》,诗中写道:马疲盘道峻,投宿入招提。雨急山溪涨,云迷岭树低。凉风来殿角,赤日下天西。偃腹虚檐外,林空鸟恣啼。诗词中的灵岩寺,独处山林,非常适合过隐逸的生活。
灵岩寺自唐代建成后,命运多舛。六合地方志中这样描述灵岩山:山无锐峰。说灵岩山没有高高的尖峰,所以很长时间内,六合诞生不了出类拔萃的人物。于是后人便在灵岩寺旁建了一座宝塔,尖尖的塔顶预示着可以出人头地。宝塔取名为“文峰塔”,成为灵岩山和禅寺的意境,可惜在清朝的光绪年间,因年久失修,宝塔轰然倒塌了。
还在光绪的前代,清朝的咸丰年间,灵岩寺因被盗贼光顾,整个禅寺差点毁坏。当地的地方官心急火燎打报告给朝廷,希望拨款修复这座千年寺庙。到了日军占领南京城后,禅寺就彻底被毁了。现今新建的灵岩寺中,仅保留下一口唐朝的古井,和一株千年银杏树。
这口古井,是唐朝咸通年间,由禅寺的主持神建禅师率弟子开挖的,井深约25米,即便遇到大旱之年,此井也不会干枯。据说2003年重建灵岩禅寺内的大雄宝殿时,再次遇到大旱,就是这口古井,解决了禅寺内的用水难题。
新建的灵岩寺,气势宏大,光占地面积就达三千多平米。已经建成的观音阁、大雄宝殿、钟楼、鼓楼、山门、围墙、方丈寮等建筑,再现了昔日灵岩寺的神韵。我这次到达灵岩寺时,山门处还在建设中,游客从山门进入禅寺时,需要通过简易的木板桥。只是相比还没开发的灵岩山,禅寺显得过于辉煌了。
目前灵岩山景区不收门票,游客可以开车上山,或者从步行道徒步登山,毕竟整个山势也不高。只是到了山顶,除了见到一处封闭的发射台之外,茂密的树林,基本阻挡了人们的视线,也无法让人登高望远。作为一处景区,确实也没什么值得玩的地方,当然,你要是能寻觅到一颗雨花石就除外了。作者简介:陆建华摄影(摄影师、旅行家、自媒体人)
页:
[1]